那年,志愿军磨砺胜战之刃,粉碎了美军的“圣诞美梦”

2023-12-25 浏览量:
0
1950年12月24日,兴南港码头。

溃逃而来的美军士兵,犹如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幽灵”,他们污渍斑驳的面孔上透着掩饰不住的绝望,血红的眼睛里满是失败后的恐惧。

640.jpg

此刻,他们可能还在回味着“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那令人发笑的承诺——圣诞节前回家,还回想着当初穿着呢绒大衣,坐在暖和的行军帐篷里,喝着热咖啡、吃着烤火鸡,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美好未来的热闹场景。笑谈中,他们曾断言,中国军队绝不会出兵朝鲜,在他们看来,新中国刚刚成立,立足未稳,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作支撑,怎么敢和世界头号强国硬碰硬?

但是他们错了。甚至,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在行军途中抓到穿着单薄衣物的志愿军战士作俘虏时,他们还一度觉得就算中国士兵来了,也不会熬过这个冬天,他们还依旧沉浸在中国军队不敢打、打不了的梦境当中。

然而,就在陆战一师的北面,数万志愿军已经在大雪中伺机而动。德川、宁远、松骨峰相继吹响了令美军胆寒的“风笛”,一阵阵冲杀声打破了“联合国军”的梦境——

德川奔袭战中,一群浑身都是冰碴的志愿军战士,端着刺刀朝敌人冲来,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用拳头、用牙齿,甚至直接拉响敌人身上的手榴弹;松骨峰上,机枪手李玉民从战友的尸体上拿起步枪冲向美军,大腿被子弹打穿了洞,他用一颗子弹塞进伤口止血,然后继续与敌人拼刺刀;反击攻势中,只剩10多人的志愿军步兵,狂追着拥有坦克和汽车等重装甲装备的上千美军。

640 (1).jpg

▲松骨峰阻击战油画

“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对于美国这只“老虎”,究竟能不能打赢?志愿军战士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特质在白云黑水之间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战斗无疑是惨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这样写道:“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残酷的战斗画面显示了美军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更是突显了志愿军战士殊死一搏的英雄底色,光辉且伟大。

战后多年,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仍对仓皇逃离时的那一幕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自诩久经沙场的美军士兵自然不懂,那些穿着破烂衣裳、操着落后枪支的志愿军凭什么敢在冰天雪地里和他们刺刀见红。这不得不让人想起电视剧《亮剑》中的那句台词:“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面对强大的“联合国军”,志愿军英雄们到底因何而勇?至关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为了谁。在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彭德怀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场仗,你不打,就是儿子打,孙子打。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打吧。”打这场仗,为的是子孙后代的幸福,为的是国家的太平安康。

640 (2).jpg

信念催生的力量无可估量,志愿军战士的血性与刚强在异国的一场场战斗中早已书写得淋漓尽致。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战争的胜利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

从战争的性质来说,美国本着冷战思维,公然违背国际法原则,肆意摧毁城镇和村庄,扫射无辜平民,将战火烧到我国鸭绿江边,志愿军的出击是正义而光明的;从战争的意义来说,出兵朝鲜不仅会重塑国内舆论态势,也将打击美军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挫其士气,赢得政治主动权;从当时的战争形势来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长津湖地区山间道路狭窄,敌军机械化部队无法正常机动,相互掩护更是无从谈起,这便有利于志愿军展开军事部署、快速形成包围圈,从而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


可以看出,志愿军的英勇战斗是基于祖国人民利益做出的崇高之举,是基于国际形势做出的正义之举,是基于战场态势做出的明智之举。正是这一切,促使了他们敢于在大雪中用一次次蛰伏、一次次冲锋,敢于在烈火中用一次次呐喊、一次次飞跃,去斗争到底,把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把目中无人的美国打到了谈判桌上,把新中国的威名打响到了整个世界,以此换来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

当战火的硝烟渐渐远去时,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军队已经几十年没打过仗了,还有打赢的勇气和底气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路走来,人民军队用一往无前的胜利征程,把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多少不行变成了行,把多少问号变成了叹号。今天,人民军队依然会用实际行动宣告: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正如《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写的那样:“中国军队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威胁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战略支撑……”假如战争明天爆发,这依然是最终的回答。


640 (3).jpg

圣诞节又要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欢乐的一天,对于那年的志愿军战士而言,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今天,我们仍会记得长津湖畔的生死对决,记得他们的牺牲与奉献,记得那些最可爱的人。我们深知,世界并不太平,只因我们有幸生在这样一个和平国度,只因有一代代中国军人的坚定守护。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编辑:李为宝

审核:战言利



免责说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眼瞰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鲁眼瞰天下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眼瞰天下)”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鲁眼瞰天下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鲁眼瞰天下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鲁眼瞰天下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