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课一体化融进日常——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研发思政课程《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

2025-10-24 浏览量:
0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策划开发了《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思政融合实践课程。

把思政课一体化融进日常——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研发思政课程《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

课程缘起——以乡土为根,承先贤精神

“对济南学生而言,辛弃疾不仅是历史上的爱国词人,更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图腾。山东省高等学校教育与管理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宏建以12首诗词艺术歌曲的创新形式,让沉睡在典籍中的文字化作跃动的音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温度、汲取精神力量的全新窗口。”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总校长高献表示:“这种艺术表达对青少年文化自信培育的独特价值——它不再是课本里需要背诵的考点,而是能引发情感共鸣、激励人生追求的鲜活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积极探索将这些作品融入美育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让稼轩词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通过艺术的浸润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培养既有文化根基又具时代精神的盛景少年。”

盛景教育集团依托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歌舞剧院等大学院校的高端优质资源,以思政、语文、音乐、美术为主要融合学科策划开发《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思政融合实践校本课程,以传好立德接力棒、画好育人同心圆,深入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跟歌唱家学唱歌——跟艺术大家,唱稼轩词章

把思政课一体化融进日常——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研发思政课程《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

淅沥小雨润无声,悦动音符却传情。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演艺集团原总经理、山东歌舞剧院原院长雷岩走进盛景教育集团小学课堂,亲自教小学生唱辛弃疾词《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他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幽默生动的教学,让课堂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爱国情、乡土情。

雷岩还为盛景教育集团音乐教师逐句示范,从咬字归韵到情感拿捏,为教师们拆解艺术处理的精妙;更以"以歌传情、以美育心"的理念点拨教学思路,让艺术种子在师生心间同生根、共发芽。

大学教授进校园是盛景教育集团课程实践的特色之处,学生既能感受到专业的艺术素养熏陶,又能跟随艺术大家感悟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思政内涵。

课程开发论证——聚智囊力量,明育人方向

《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思政融合实践校本课程以辛弃疾词为课程核心,通过“词・剧・歌”等多元融合实践来达成教育目标,激发内生动力,体现从单一德育到五育融合的推进,实现全面育人。

把思政课一体化融进日常——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研发思政课程《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

各位专家分别从课程内容筛选、品牌化打造等维度提出专业建议,为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囊力量”。

方宏建教授表示,校本课程既要扎根乡土文化,更要牢牢守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目标,让稼轩词里的爱国精神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针对中小学生,从小的濡染,不仅仅是干巴巴地背诵。从读到唱,学习的过程是对辛弃疾了解的过程,是对词对曲深入感知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立方向,才能读古寓今。”雷岩教授结合艺术传播经验,从“课程品牌化建设”提出创新思路,让“爱国精神”通过艺术形式触达更多青少年,实现“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品牌效应。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山东爱乐民族乐团团长李百华为课程实践环节优化支招。建议一台节目篇章要有序言,有了序言才能更好的引领观众进入情境深处,感受每一幕背后的情感脉动与思想重量。对于受众群体小学生来说,这序言如一盏灯,照亮舞台上的光影流转,也点燃内心的期待,让他们看得明白。其次,育人目标要与艺术实践融合,让情景剧、歌曲演绎不是单纯的艺术展示,而是思政教育的活载体,这样才能讲好济南故事、山东故事、中国的故事。

山东省公益慈善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华文化教育基金执行理事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教授李平生谈到:“这门课程不仅让同学们走近了辛弃疾这位伟大词人的家国情怀与艺术成就,更在诗词学习中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盛景教育集团小学的师生们秉着‘把自己摆进去’的态度,是让文化血液汩汩流淌的真正的生命样态。”

山东大学济南校友会会长、山东大学校友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兵表示,将进一步整合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校友会优质资源,鼎力支持盛景教育集团师生精心打造精品课程,让更多的人走近辛弃疾诗词,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盛景师生的风采与成就。

书香润课——赠典籍,传承育人薪火

把思政课一体化融进日常——济南市历下区盛景教育集团研发思政课程《铁血词魂 声动盛景》

活动中,方宏建教授向盛景教育集团赠送图书《辛弃疾词艺术歌曲九首》,这为校本课程补充了优质资源,更体现了专家学者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支持。这本书承载着知识的重量,更寄托了前辈学者对后辈成长的殷切期望。


来源:“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

转载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

审核:宸谦




免责说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眼瞰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鲁眼瞰天下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眼瞰天下)”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鲁眼瞰天下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鲁眼瞰天下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鲁眼瞰天下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