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作为沟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浩瀚版图的水路命脉,大运河的修建和贯通,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从地理上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塑造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
图为2024年4月8日,船只行驶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从地理上看,中国从西向东逐级降低的“三级阶梯”地形特征,有利于东西走向的长江、黄河、淮河等自然大河及其流域孕育出古中华文明,并为中华文明不同文化板块的诞生、发展与碰撞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不免造成南北地理阻隔。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宋辽金等分裂时代,几乎大都以秦岭—淮河—长江区域为界。中华民族要实现大一统,必须将自然大河彼此分隔所形成的多元文化板块进行联通和整合,解决南方和北方分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陆上丝路”及“草原丝路”与“海上丝路”分离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北贯通且联通东西走向自然大河的大运河,是维系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重要支撑。
来源:求是网
转载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吴帅
审核:战言利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眼瞰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鲁眼瞰天下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眼瞰天下)”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鲁眼瞰天下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鲁眼瞰天下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鲁眼瞰天下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