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与青年人才携手进步共赢未来

2024-08-20 浏览量:
0

留人聚气,育才兴城。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区域跨越发展的强劲动能。围绕青年人才发展的全周期、各环节,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高位谋划、一体推进,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持续用力,加速建设青年人才集聚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为人才招引开渠 活水潺潺竞相奔涌

“你怎么看家乡?”2024年年初,市南区举办“高校学子看家乡”暨“青雁归巢·智汇市南”青岛学子新春座谈会+春季名企游学+职业指导助力活动,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市南籍学子,近距离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和引才诚意,与企业现场交流岗位招聘信息。“此次活动为企业与学生搭建起高效的交流对话平台,活动现场,多名学生表达了来公司实习、就业的意向,让我们的招聘工作在新年伊始就取得‘开门红’。”青岛阿斯顿工程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的魏经理说。

“青雁归巢·智汇市南”名企游学活动

“市南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进‘才聚市南’品牌创建,以政策落实、平台搭建为抓手,全力引聚青年人才。”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亮说,着眼构建一流人才环境,市南区正在强保障、巧搭桥,广开渠道,支持青年人才在市南就业创业。

高校是青年人才的摇篮,企业是青年人才的载体。为打通青年人才集聚市南的“最前一公里”,市南区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强政校企协同合作,持续擦亮青年人才“来青首站”金字招牌。一方面,以产业为导向,围绕城区发展发布人才需求。凝聚力量搭建人才集聚平台,联合青岛大学等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标准化打造33家集项目推荐、政策宣传、需求征集为一体的引才聚才工作站;引导区域重点企业设立研究生实习基地33家、在校生见习基地175家,为青年人才提供实习见习岗位5300余个;开展“名企游学”系列活动,组织青年人才到企业现场体验“场景式面试”,邀请就业导师讲解求职技巧,推动人岗精准匹配。另一方面,以高校为重心,围绕青年人才聚力引才。联合省内外高校开展“名企名校行”“才耀湾城·智汇市南”等引才活动43场,提供就业岗位8.3万余个,服务青年人才4.5万余人次;创新举办“遇见上街里 发现新青岛”博士行活动,邀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30余所重点高校、100余名博士及高校教师代表开展产才对接活动;在驻青高校建立6处青年荟活动空间,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面试指导等服务。

如今,市南区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市南区企业荣登2023年度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系列榜单。据了解,为落实青岛市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6年,市南区年均新引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2万人以上,青年群体占区就业人员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

为人才双创赋能 创新创业生态聚合

2024年6月底,“遇见青岛 ‘青’凉一夏”毕业季主题活动在市南区举办,除了反响最热烈、人气最高的“赴青春之约”毕业歌会外,市南区还推出“毕业礼”“毕玩地”“毕吃榜”等主题板块,发放景区门票减免、酒店折扣优惠、数码机票促销、旅游搭子超值套餐等“文旅大礼包”,向全国大学生发出“毕业旅行来青岛”的热情邀约,吸引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毕业生参加活动、感知青岛、了解市南。

“赴青春之约”毕业歌会在中山路举行

“除了在中山路历史街区举办毕业季主题活动,吸引全国青年人才关注外,我们还以获评省级‘街区创业生态圈’试点为契机,不断创新青年人才集聚场景。”青岛市市南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孙智介绍,为让青年人才在市南既有流量、又有留量,市南区在青岛市首创“街区创业生态圈”,借助中山路历史城区焕新升级,将青年力量注入城区发展底色,打造“创业里院”“创业大街”“创业小巷”,为青年创新创业、迸发活力提供肥沃土壤。目前,入驻历史城区的青年人才创业实体达200余家,为日益复兴的中山路历史城区注入青春元素。

为了让青年人才与城区发展双向奔赴,和城区成长同频共振,市南区还搭建以赛引才平台,举办元宇宙、园林绿化等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留学人员、国际菁英等创新创业大赛,助力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搭建成果应用平台,创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专家工作站等各类科研平台累计123家,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等10余家高校达成合作,储备行业专家1000余名、成熟产业项目4000余项。在双向奔赴中,市南区产业发展聚能成势,创新要素持续涌动,2023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68亿元,同比增长25.9%;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7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3个,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创新百强区。

在市南区,个性化、系列化的创业服务活动正火热开展,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红利正全面释放,引动创业要素汇聚成势。“轻骑兵”创业服务专员通过“敲门式”送政策、创业系列访谈等,为创业者提供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一对一”创业服务。2024年2月,市南区首家创业担保贷款定点快办网点在青岛农商银行市南支行挂牌成立,创业担保贷款快办服务示范窗口同步揭牌,打造“一人一窗一机”全周期专属综合创贷服务模式,将创业政策和金融服务端口前置,为政府、政策经办银行、担保机构与创业实体搭建沟通的“连心桥”。2023年以来,扶持创业2973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57亿元,发放就业创业各类补贴1.5亿元,创业者在享受政策的“红利”中,感受到市南创业服务的“温度”。

为人才安居搭巢 梧桐树茂引凤长栖

推开中山路214号人才旅舍大门,不少青年求职者在这里第一次与市南相遇。据了解,为建设好青年人才来青“第一站”,市南区启用青岛市首家人才旅社,为来青求职青年提供6天免费住宿;打造6处“青年驿站”,为外地来市南区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3天以内免费住宿。以人才旅社、青年驿站等为阵地,市南区还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外沿,提供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岗位推介、企业对接、培训交流、社会融入等服务,在为青年人才解决异地求职住宿难题的同时,还搭配招聘信息推送、就业创业指导、求职培训等精准化服务,已累计服务青年人才2500余名,提供咨询服务5000人次,促成就业650余人,为青年人才节省住宿成本110万元,打造青年人才留聚市南的“强磁场”。

走进三江里,三江里IP“三江狸”的原型狸猫——“豆菇”正躺在石板路上悠闲地舔着前爪,“松弛感”拉满。“宝藏小巷”“时髦复古街区”“最好玩的艺术街区”“老街新业态”……这是来过三江里的人对这个街区的评价。作为繁杂生活之中收录美好点滴的去处,三江里“青年生活街区”深受年轻人喜欢,不仅于2023年获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青岛市创业型特色街区、市南区创业里院、青岛十大“阅城”空间等诸多荣誉,而且也是市南区人才公寓改造一期项目所在地,拥有56套租赁型人才住房。目前,市南区已有6个租赁型住房项目、900余套房源,让青年人才在青岛居住更有保障。

三江里“创业里院”

落实青年人才待遇,社会环境保障要“有力”。市南区迭代升级政策,在“1+N+2”人才政策2.0版中设置“青年专项”,为来市南区就业的青年提供最高1200元/月的住房补贴,连续三年发放最高5000元/年的生活补贴;为在市南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硕博青年,在市级安家费基础上额外增加5万元补贴。除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兑现外,市南区还畅通人才补贴线上申办受理渠道,实现青年人才补贴资金“一键直达”,2023年累计兑现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人才补助资金8663.9万元,惠及1.98万人次。

为人才兴业夯基 服务全面场景丰富

正在举行的上街里·啤酒节不乏青年人才的身影。以“同青年举杯 为青春喝彩”为主题,市南区举办上街里·啤酒节“青年之夜”人才主题活动,邀请青年人才代表作为“啤酒节体验官”,感受城市氛围,深度了解城市发展。来自北京大学的青年人才代表裴嘉诚在市南区进行了一个月的沉浸式体悟实训,全方位感知市南区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优美的城市风貌、深厚的人文积淀。

在上街里·啤酒节“青年之夜”人才主题活动上,人才代表受聘“青岛市校园青年引才大使”

为给青年人才提供贴心、便捷的服务,市南区不断优化“才聚市南”服务内容。一方面,强化高层次人才服务,扎实做好“人才绿卡”“市南人才卡”等高层次人才政策服务,让人才在市南“一码通行”“一卡通享”,尽享便捷场景体验。另一方面,聚焦青年的现实需要和迫切需求,举办“英才聚市南才子大讲堂”系列讲座、“青春有约”青年联谊交友、青年志愿行动等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赋能各领域精英人才发展。

2024年6月29日,“浪潮”青年读书议事会举行,市南区邀请青年共读街区创生故事,带动青年参与社区议事,别出心裁的青年活动不仅加强了青年的沟通交流,以分享助青年挖掘自身优势,更为社区增添了青春活力,促进青年与社区共同成长,参与青年直呼“收获满满”。青岛疆语海资源整合会创始人朱文红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激励在座青年将想法转变为实际行动,实现自身价值。一位参与活动的青年医生谈道:“这个活动对我们年轻人启发很大,书中提到的‘把街区当作公司去运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社区活力,还能提升整个街区的经济效益。”

引才、育才、留才、用才,聚焦青年人才发展的全周期、全环节,市南区正高位谋划、一体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近日,我们印发了《青岛市市南区青年人才集聚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围绕扩大青年人才招引渠道、赋能青年人才双创活力、构建青年人才安居体系、丰富青年人才生活场景四方面抓实工作,促进青年人才集聚市南、建设市南。”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宋执政介绍,下一步,市南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深化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成果,着眼于青年人才引、育、留、用,以“全周期”服务生态做大青年人才“蓄水池”,与青年人才携手进步、共赢未来。


来源:青岛日报

转载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李为宝

审核:战言利


免责说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眼瞰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鲁眼瞰天下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眼瞰天下)”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鲁眼瞰天下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鲁眼瞰天下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鲁眼瞰天下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