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上提出的论断,改变了中国革命!

2024-08-09 浏览量:
0

01

1927年8月7日,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西式公寓楼里,一场紧急会议在此召开,即八七会议。

彼时,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初创时期的共产党,对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我党的主要领导人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尤其是军事指挥权,使得在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微信图片_20240808084635.jpg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全国处于一片腥风血雨之中,一年之中,有31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接下来的道路应往哪里走?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在险峻的革命形势下,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在会议上,身着长衫、操着湖南口音的毛泽东同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其实,早在1927年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谈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坚定地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艰巨任务。此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并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不断深化和丰富。

02
有了正确的思想,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同志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组建了新的湖南省委,并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秋收起义。
9月,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全面爆发,起义部队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手中的枪杆要握紧。咳!要握紧!咳!革命永远向前进,向前进!”

微信图片_20240808084636.jpg

▲秋收起义(油画) 何孔德等绘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海陆丰起义……这一时期,按照八七会议的部署,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武装起义让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人民的武装,革命者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了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正是依靠着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开始了触底反弹。在此后的历史中,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支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败了一个又个敌人,最终一个崭新的中国得以诞生。

历史最终证明: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03

今天,人们站在历史的山巅回望过去,会不禁感慨:在这条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曾充满了多少曲折和艰辛。

秋收起义后,原有5000多人的部队仅剩下不足1000人,悲观消极的情绪在队伍之间蔓延。后来,贺龙曾回忆当时部队:“那时候的军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刚开始的起义部队,虽然打着党的旗帜,但组织很不健全,思想也相当混乱,遇到强大的敌人,往往一打就涣散了。这样的“枪杆子”,显然是承担不了革命使命的。

党究竟怎样才能领导好这支革命的军队?

微信图片_20240808084637.jpg

▲油画《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1927年,在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时,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在各级建立共产党组织,“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新的党代表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等。

三湾改编,是这支军队脱胎换骨的淬火。从此,“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

1929年,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这一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古田会议,从根本上划清了新型人民军队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限。从此,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发展壮大、克敌制胜。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我们党在一步一步探寻真理、总结教训、摸索前行中形成并坚持和发展的。有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就能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行。

04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唯有一支在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能真正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尤其尖锐复杂。一些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妄图让我军断“根”去“魂”,千方百计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

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在这个根本政治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头脑要特别清醒,态度要特别鲜明,行动要特别坚决,确保人民军队军魂永固、铁心向党。

今年6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习主席用“十个明确”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指出新征程上推进政治建军要抓好6个方面重点工作。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是习主席引领我军赓续历史魂脉,创造性坚持和发展党指挥枪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对我军进行全面革命性锻造的实践总结。

越是伟大的思想,越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事实一再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军魂不变、本色不改,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新时代的强军实践也启示我们,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条守住了、守牢了,人民军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就有了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97年过去了,但那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依然振聋发聩!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转载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本条内容侵害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李为宝

审核:战言利




免责说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鲁眼瞰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鲁眼瞰天下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鲁眼瞰天下)”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鲁眼瞰天下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鲁眼瞰天下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鲁眼瞰天下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分享到 - 微信